小学生作文帮助中心 | 小学生作文辅导 | 小学生作文素材 | 周记大全

白色的“雾”,灰色的“霾”

90人看过作文大全网

【导读】又是霾!我望着天空中灰色的霾,心灰意冷地埋怨,带上口罩。 我走出家门,行走在被雾霾包围的小路上,思考着雾霾形成的因由。 邻居王萌瑶刚从书店出来,手捧一本百科书,向我走来。我走上前去…本文《白色的“雾”,灰色的“霾”》由小学生作文大全整理,仅供参考。

“又是霾!”我望着天空中灰色的霾,心灰意冷地埋怨,带上口罩。

我走出家门,行走在被雾霾包围的小路上,思考着雾霾形成的因由。

邻居王萌瑶刚从书店出来,手捧一本百科书,向我走来。我走上前去,向她道出了困解我已久的问题。

“霾污染主要人为污染源,一次和二次颗粒物的形成,霾污染的主要组成和去向。主要人为污染源是燃煤、工业和汽车尾气。秸秆燃烧是暂时和局部的污染源;扬尘和沙尘主要造成的是粗颗粒物的污染,容易重力沉降和干/湿沉积。沙尘暴有细颗粒物污染问题,但干燥且持续时间较短。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烟尘或碳黑类细颗粒物,被称为“一次颗粒物”,也较容易重力沉降和干/湿沉积。但有一部分可能通过其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和二次细颗粒物相关。

燃煤、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: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(大量是VOC~易挥发有机化合物),会经历大气输送和化学过程。图中“hn”表示阳光辐射。夏日氮氧化物和碳氢在烈日下可以光化学反应,导致臭氧(O3)浓度高企和霾污染,灰色程度较轻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硫酸滴、硫酸盐、硝酸滴和硝酸盐,是主要的吸湿性强的“二次无机细颗粒物”。碳氢化物经过物理(凝并聚合等)和化学过程,会形成可溶性“二次有机细颗粒物”。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,重霾污染中PM2.5的主要成分都是硫酸盐、硝酸盐和可溶性有机碳,它们是重霾污染的主凶。细颗粒物干/湿沉积效率很弱,大部分会因气流输送造成区域性污染问题。”

我点点头,望着远处的工业烟囱,陷入了无言的沉思。王萌瑶也许猜到了我的心思,继续道:

“治理雾霾最主要的方法是减少排放。目前各种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最主要原因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排放。大家想想,发电需要燃烧煤,而实际上被燃烧的煤只有不到30%被转化成了电能,其余的都被排放了。汽车、轮船等机械需要石油,同样的,发动机也只是将不足30%的石油转化成了动力,其余的也都被排放了。也就是说我们使用能源是“大手大脚”的,利用的少,排放的多。减少能源的使用是不现实的,而清洁能源远不能满足需求,且价格昂贵。如果现有能源能利用70%,而排放30%的话,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会同时得到解决,人类社会也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。目前,网络上披露了一种非传统的发动机,是中国人发明的,名叫“往复式转子发动机”,有望实现人类的这一愿望。期望这种机械能早日面世。还有,就是多植树,才能有效地治理雾霾。”

我再一次的点点头,当打开家门时,我将头一转,望向灰蒙蒙的雾霾,突然看到了一束阳光穿透了雾霾的束搏。我笑了,因为不久的将来,一定会看到蓝白云蓝天。

  推荐阅读:
  • 白色的秘密

    看到题目,大家都会很好奇地问同一个问题,为什么题目叫做白色的秘密呢? 题目的意思,大家听我细细讲来。 大家可能会认为,我很喜欢白色吧,不然怎么叫做白色的秘密呢,怎么不叫红色黄色的秘密呢?其实,事实,并不是

  • 守护甜心白色天使 第七章

    第七章 亚梦离开 亚梦酱快起来,迟到啦,小兰说,啊,迟到啦,亚梦飞快地跑到学校,还好还好没迟到,听见大家都说又有转学生啦,有人来啦,是转学生和老师悦心叶璃夜心琉璃月咏歌呗 花痴a歌呗大人,怎么会来 草痴a歌呗又

  • 发展改变生活作文800字 白色长龙

    九月的天空,依稀中携带着落叶的轻叹、忧伤。秋风瑟瑟,我又一次踱步在这条通往大山深处的水泥路上。一阵阵清风袭来,我淘醉在这浓浓的秋天气息中。 多好啊!一阵低沉而深远的赞叹声传入我我耳畔。我微微抬起头,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。我的心里顿时蒙上一片疑云,问道:老爷爷,您在赞叹什么呢?老人笑着拂去衣服上的尘土,说:以前我们这的山路崎岖不平,

  • 写信作文600字 白色身影,记心头——致食堂阿姨的一封信

    写信作文600字 白色身影,记心头致食堂阿姨的一封信 敬爱的食堂阿姨: 您好! 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从我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,转眼间就过去了流年。在这六年中,我记住了学校的每一间教室,每一位老师,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,还是第三节课教室外传来的餐车的隆隆声与那些亲切的白色身影 在二年级时,由于班级饭菜不够,我只得来到食堂盛饭。可到了食堂门口,望着食堂

  • 读《献给大象的白色雏菊》有感

    不久前,我读了一本名叫《献给大象的白色雏菊》的书,这本书篇幅并不长,文章也没有像别的书那样充满了好词佳句,但却句句精彩,段段感人,深深触动人的心灵底处,令人经常感慨万千,潸然泪下。 这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xxjyj.cn/342338.html

《白色的“雾”,灰色的“霾”》评语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