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作文帮助中心 | 小学生作文辅导 | 小学生作文素材 | 周记大全

辞旧迎新过大年

94人看过作文大全网

【导读】辞旧迎新过大年 当鞭炮的声音响起,烟花的光芒亮起,我就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了。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一年来最热闹、最传统的节日了,古代就有人开始过春节,所以说春节的习俗也算是历史悠久…本文《辞旧迎新过大年》由小学生作文大全整理,仅供参考。

辞旧迎新过大年
当鞭炮的声音响起,烟花的光芒亮起,我就知道中国传统节日——春节来了。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一年来最热闹、最传统的节日了,古代就有人开始过春节,所以说春节的习俗也算是历史悠久了。经过几百年的熏陶,不同地方都构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地方风俗。现在跟着我来看看家乡丽水的一些风俗习惯吧!
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,这说的就是扫尘。沿至今天的扫尘历史久远,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。因为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意,用意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去。所以临近春节的丽水到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,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,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,贴上对联和福字。
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,除夕之夜,全家聚在一起,吃过年夜饭后,就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,通宵守夜,象征赶跑一切邪瘟病疫,并期待美好的一年。辞旧迎新之时是深夜,但那时的丽水城却被烟花照得如白昼一般。这家的烟花刚点燃,那家的爆早就“噼里啪啦”的炸开了,好不热闹。放过烟花,已是深夜十二点以后,这时上床,还会有大人告诉你:“今晚可别睡着哦,躺在床上不出声,老鼠会出来抬老婆的。”可是我从来没能熬过一夜,所以也从没见过“老鼠抬老婆的热闹场面”。
一些腊味从腊月初八就开始腌制了,用挂钩挂在竹竿上,以前人们认为挂得越多,代表家里越富。这种习俗也延续至今,你看家家户户阳台、屋檐下都挂起了腌猪头、火腿、腊肠、酱鸡、粽子……
有人说春节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个节日。确实,走亲访友时,小孩总能大饱口福,并收获一个个大红包。同往常一样,今年的年夜饭我们在外婆家吃。除夕那天,外婆一早就张罗开了,鸡、鸭、鱼、肉、山珍海味……摆了满满一桌。有些小吃看似简单,做法却复杂得很,就如外婆做的糖霜丸子,先得准备上几斤肥膘并剁细,再加入几个蛋黄和少量面粉,搅拌均匀后制成球形一个个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。最后再裹上一层糖浆才能装盘上桌,这时的丸子个个都穿着雪白的外套,可好看了!年三十的晚饭与住常不同,都是下午两三点放过鞭炮后就开吃了,哇!就如传说中的满汉全席,一应俱全。尝一尝,果然是味道顶呱呱,喝着现榨的饮料,吃着满桌可口的菜肴,聊着家常,满汉全席在“恭喜发财,红包拿来”的欢笑声中结束。
午夜十二点,烟花爆竹已经响起,农历新年到了,它是一个新的起点,我要开始拼搏和努力了,我要在起点拼精彩、拼出灿烂!

  推荐阅读:
  • 欢欢喜喜过大年作文600字

    欢欢喜喜过大年作文600字 每逢过年,我就很开心。因为有很多亲戚、朋友在在一起,大家的脸上浮现出的笑容也让我也觉得我仿佛与他们在一起生活,一起玩耍。 大年三十到了,爆竹、烟花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,好不热闹!

  • 除夕作文700字 特别的大年三十

    除夕作文700字 特别的大年三十 一个丰富多彩的赛假开始了,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回老家过年,因为爸爸妈妈事情忙,回到家的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,我和表哥表妹们商量着把今年的除夕夜搞得热热闹闹的,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大年三十晚的精彩节目。 一大早,我的表哥表妹们就来到外婆家,我们跑到楼上,拿来几支笔和几张纸,把门锁上,策划一下节目,要给大家一个大惊喜。为了

  • 关于过年的作文500字 快快活活过大年

    因为今年没有年三十,所以今天就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,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九日。 早上我们一家人起来出去爬山行大运。中午的时候就随便吃了一些面条饺子。大姨刚生了第二个宝,在深圳坐月子,姨夫也过来了,很难得家里会有这么多人。早在几天前就把今天团年的菜单写在一张纸上,有什么发财好事啦,什么年年有余啦这些吉利吉利的菜名。一共有十一个菜很丰富。外婆说下

  • 大年初二

    在我看来大年初二中的二就是在说我家的喜事成双。 因为今天不仅是过年还是我妹妹的生日呢!这不!一大清早的妹妹就要唱着去拿蛋糕,爸爸没办法呀!只好带着妹妹去拿蛋糕,过了十几分钟后,妹妹就抱着蛋糕进了门。 爸爸语重

  • 过年作文600字 快快活活过大年

    嘭一声,表姐表弟簇拥着我跑到窗前,看着窗外转瞬即逝的烟花,先是一颗小星星镶嵌在夜幕中,随即便有千颗彩珠如花瓣般层层打开,再然后,就是玻璃窗上突然出现的两颗若隐若现的小乳牙,那是八个月大的小表弟天真的笑容在我们身后展现。过年啦,他也来凑热闹! 窗外是张灯结彩,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,屋内更不必说,火锅中升起的白气,染在玻璃窗上,我与大表弟在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xxjyj.cn/55246.html

《辞旧迎新过大年》评语0